荃灣過渡性房屋仁濟軒動土 撤「水管屋」設計 料明年第三季入伙:官地審批較久
【有線新聞】荃灣過渡性房屋仁濟軒舉行動土禮,預計明年第三季入伙給550人住,項目原定前年第四季入伙,仁濟醫院解釋是官地審批程序較長。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聯同仁濟醫院代表主持動土禮,位於荃灣海興路的仁濟軒,由仁濟醫院興建及營運,合共212伙供550人入住,全部有獨立廚廁。營運期五年,給輪候公屋三年以上或住在不適切居所的人住,荃灣居民優先。這個項目原訂前年第四季入伙,但就一再延誤,最新要等到出年第三季,遲了近三年。
仁濟醫院行政總裁梁偉光:「其他項目很多時有人捐地,我們這幅是政府土地,申請政府土地走的程序長一點。現時許可已批出,一切都會很順利。」
除了延誤,項目的設計都由原先的圓形「水管屋」,改回傳統的方形,仁濟稱是考慮到實用性,只會留5至6條水管屋做辦公室及公共設施。梁偉光:「在荃灣區議會有很多意見給我們,他們覺得圓形只是好看,但住進去時帶來很多不便,例如居民買傢具很難擺放。2019年的6月已改了絕大部分是方形建築物。」
設計還原基本步,但獲得的資助就由約6,500萬元,增加到1億1,660萬元,仁濟解釋是以一個單位的資助上限55萬元計算獲批款項。至於租金如何訂,仁濟說要待入伙前再敲定,原則是不會高於公屋家庭入息上限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