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網購騙案增三成 損失金額達3.5億元 騙徒冒Carousell呃賣家資料轉走資產
【有線新聞】去年網購騙案超過11,500宗,按年增加三成,損失總額更倍增至超過3.5億元。警方近日發現賣家亦受騙,有人在交易平台發送釣魚連結,騙取賣家銀行資料再轉移資產。
網上購物和買賣交易不單買家,賣家都有可能受騙。警方近日發現在Carousell出現新詐騙手法,利用釣魚連結,獲取賣家銀行戶口資料。網罪科網絡安全組總督察梁以德:「賣家會收到由騙徒寄出的虛假電郵,賣家輸入資料再按進超連結,會載入偽裝Carousell的付款平台,要求賣家選擇收款銀行,網站亦會指示賣家輸入銀行帳戶資料和一次性密碼收取貨款,受害人有機會輸入資料後透過自己網上銀行應用程式收取驗證碼。當騙徒獲得這些資料,會將受害人資產轉移。」
賣家亦可能遇上「彈票黨」,去年這類騙案損失就超過2,200萬元。騙徒存入空頭支票可以得手,主要是賣家對「戶口結餘」有誤解。梁以德:「帳面結餘或戶口結餘可能是包括並未結算的支票或交易款項,『可用結餘』才是戶口可提取的款項,市民要小心分辨這兩種結餘。」
去年網購騙案有超過11,500宗,按年多三成,損失總額倍增至超過3.5億元。超過四成案件涉及facebook專頁,大多經營數日至數星期,聘用「打手」留言營造多人光顧假象,提醒市民提防。
電商協會提醒市民,社交網站並不是購物平台,網購時應用第三方購物和支付平台,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