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匯債三殺」 分析:市場或令特朗普率先讓步
【有線新聞】關稅戰持續影響市場信心,美股、美債及美元遭拋售,美匯指數跌穿100關口,分析指如果金融市場繼續受壓,或令特朗普率先在關稅戰讓步。
市場加劇憂慮美國經濟衰退,令股、債、匯市同時被拋售,隔晚美股三大指數跌2%至4%,長期美債出現沽壓,10年期國債息率五連升,30年期債息升至4.95厘水平,有機會創1982年以來最大一周升幅。
美元亦向下,美匯指數2023年7月以來首次跌穿100關口,美元兌瑞士法郎跌至十年低位,歐元兌美元見逾三年高位。
有財資界人士指市場波動,投資者更傾向持有現金,令美債近期失去避險功能。光大銀行香港分行首席投資官兼金融市場總經理顏劍文:「有些對沖基金、基差交易要拆倉,主要並非避險,而是提取現金作為流動性或者孖展補倉用途,也有一些說法有些國家尤其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較多,陸續因為在地區政治博奕中陸續減持國債。」
另有分析認為,美國經濟以金融業為主,當金融市場嚴重受壓,對美國造成更大損害。富邦銀行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我們去討論中美貿易博奕的持久性,誰可以更持久,可能過多三個月中國的實體經濟可能會受苦、也會受傷,但整個製造業不會立即崩潰。當推高(美國)債息的時候,很多對沖基金需要出來停損,或者去槓桿,美國支撐不到三周,我估計四月底前美國會讓步。」
花旗表示截至本周三,外國持有美債規模每周仍輕微增加,未見有外國持有人將國債清倉,相信美股及美債波動只是反映國際資本有重新配置,不代表美元及美債失去避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