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將軍澳擬填海建五大「厭惡性設施」 居民:區內大型工程從沒間斷、好煩厭

政府計畫在將軍澳進行兩個填海工程,分別供房屋、社區配套發展,以及公共設施。然而,有將軍澳居民向《一線搜查》反映,指區內大型工程從沒間斷,已感到相當煩厭。
兩個填海工程分別是第137區開拓約20公頃土地,供房屋及社區配套發展。而第132區對出的海域則計劃填海約20公頃,以容納一系列公共設施,包括公眾填料轉運設施、混凝土廠、電力設施、建築廢物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及海上垃圾收集站。

填海工程涉5項厭惡性設施 街坊呻煩厭:我哋都覺得好震撼
然而,工程因涉及多項「厭惡性設施」引起居民強烈反響,發展局在諮詢公眾意見後,向區議會提交「經優化造地建議」,將132區的公共設施由6項減至5項,取消海上垃圾收集站,並將填海規模縮減兩成。

在將軍澳居住了8年的翁先生坦言,多年來區內大型工程從沒間斷,已感到相當煩厭,「我哋都覺得好震撼,因為政府開頭講將6樣比較厭惡性嘅東西,放埋喺將軍澳132區位置,我相信居民反應都好大。」」他指出,填海工程牽涉海上垃圾收集站、水泥廠等項目,居民擔心異味、沙塵及交通壓力加劇。他曾參與民政事務處的會議,會上各屋苑代表紛紛表達憂慮,專業人士亦有提出意見,惜大多建議多未獲採納。

混凝土廠重置將軍澳區 質疑讓路油塘發展起樓 街坊:想賣個好價錢
同樣在區內居住逾10年的楊先生,不時會到海傍散步,他擔心填海工程影響生態環境,「難得西貢區係一個水質保護得比較好嘅地方。大家都知道風向問題,如果將厭惡性(設施)擺喺嗰度,雖然話未必會睇到好多灰塵,但啲懸浮粒子會影響。」

楊先生質疑政府將油塘混凝土廠重置於將軍澳132區,是由於油塘要發展起樓,「想賣個好價錢,而我哋呢面發展完啦,最終長遠就擺喺我哋度。」他建議將混凝土廠改設於137區,認為該區面積較大且靠近工業區,對居民影響可減半。
指設施距離最近屋苑一公里 發展局:對民居影響不會太大
發展局回應就指計劃在132區興建的公共設施,距離最近的屋苑有一公里或以上,對民居影響不會太大。然而,西貢區議員陳繼偉指出:「由調景嶺地鐵站望過去康城就係2公里,咁1公里景觀係點,大家可以自行猜想。」他認為可以將設施興建位置再推遠一公里,以減少景觀滋擾問題,認為混凝土廠影響大,不應該靠近民居,應設於發展區附近,既環保又能減少運輸問題。

陳繼偉亦提出替代方案,建議政府優先考慮利用巖洞或削坡,「我哋將軍澳都好慘,由零幾年到而家,所有工程大興土木都未停過。希望監管可以好啲啦,唔好半夜工更又開工,或田螺車、水泥車濺到周圍都係呢啲問題。」

「日後起完咗,都好多田螺車、水泥車會(開)入嚟,希望佢唔好兜將軍澳,直至上天橋去返油塘嗰面走,減低對周邊居民影響。」陳繼偉亦擔心隨著人口增加,現有港鐵配套難以負荷,建議增設將軍澳直達港島的交通線,以紓緩居民出行壓力。

78 HOY資訊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周一至五
播出時間:晚上8時77台首播、10時半78台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