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院研製仿真兒童氣胸模型 助年輕醫生熟練引流手術
`【有線新聞】傳統手術訓練主要靠觀摩及實戰,東區醫院最新研發出仿真度極高的兒童氣胸模型,供醫生練習做引流手術,希望減少醫療事故。
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陳智文:「所謂氣胸,就是這個胸腔位置有空氣積聚。」這個一比一的兒童胸腔模型,依照病童的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等數據設計,皮膚和肌肉都很接近真實觸感,讓年輕的醫生練習為氣胸病童做引流手術,即是「放氣」,包括找對位置下針,確認深度不會插到肺,插入導管,再撐大針孔,最後導入引流管,進行放氣。
陳智文:「其實很多步驟在醫療書籍、論文或指引都寫得很清楚,但看完未必了解實際操作。兒童胸腔是非常薄,以往他們學可能只試過成人,落針手感完全不同,所以不止理論上,手感上經驗都會多啲。」
模型本身、以至材料都由東區醫院研發,團隊指傳統的手術培訓都是在手術枱上看及實戰,但這些手術個案,一來未必遇到,二來病情可能好危急,不容許邊看邊學。醫學物理學家唐嘉信:「傳統醫生的培訓稱為『看一次,做一次,教一個』,但有模型就不同,可以練習好多次,做完又做,做完又做,做了好多次,做到徒弟很熟習了,才算完成。」
這項技術已經拿到專利,亦按照不同醫療程序需要製造出用來做腦部、腎臟,甚至血管手術培訓的模型。團隊接下來會因應不同專科的需要,調整模型設計,再應用到其他專科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