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中大文物館展覽 觀照璽印歷史及藝術演變
【有線新聞】璽印起源於商代,是古代人行使權利的象徵,去到元朝璽印由實用價值擴充到藝術領域。中大文物館展出多件璽印,介紹璽印在歷史和藝術的演變。
這些一個個的印章,現代人稱為璽印,但在古時,璽和印是有等級之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只有統治者才可以使用璽。中大文物館名譽研究員田煒:「璽印是由印鈕和印臺兩個部分組成,所謂印鈕,因為古代的印章是穿戴在身上,所以需要一個鈕用繩穿過繫於腰間,印臺是主體部分,印臺下一般為為印面,印面通常是印章的文字,是鑄或刻在印面。」
不論是官印還是私印,璽印都是行使權利的象徵。田煒:「璽印的用途主要是信物的憑證,印上璽印後,官方之間的文書往來或者官方對民間、個人和各機構的文書往來才能真正生效,所以璽印在古代是連結社會各組成部分的重要鈕帶。私印亦是一個社會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在社會上行使一些權利或義務都要使用自己的璽印。」
璽印起源於商代,到了元代,文人治印風氣盛行。田煒:「璽印在古代一直發展到元明兩朝時開始有文人利行用印章、石材、刻刀自己創作印章,這被稱為篆刻,所以篆刻是璽印發展出來的專門藝術型態。」
透過印文上的字體可以推斷出璽印鑄造的朝代,也可以看出中國文字演變。田煒:「不同時期的璽印使用不同的文字,例如先秦時期的璽印是使用古文字,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用秦文字來統一六國的文字,自始以後璽印以秦朝的篆書作為主要的書體,到南北朝以後因為一般民間已經是使用楷書,所以楷書開始進入印章,所以印章的字體是隨時代的演變而不斷變化,很豐富的。」田煒指從璽印中可以觀照中國社會制度、文化變遷和古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