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中國書法五體平衡為重 字如人須企穩 書法家:已成創作藝術不憂失傳
【有線新聞】中國書法源遠流長,由以往實用為主,到現在已經成為一門創作藝術。有書法家指雖然現代人不會每天寫字,但有信心書法會傳承下去。
「不一定很好的筆、很好的紙才能寫得好字。毛筆是軟性的,你寫在紙上的時候會產生粗幼,使線條有不同的質感。你蘸了墨之後,墨汁的濃淡、稀稠,它與紙產生有不同變化。」
中國文字源遠流長,從幾千年前年的甲骨文到青銅器上的銘文,甚至不同朝代的碑帖拓本,都呈現了中國文字的發展變化。年過70的區大為,14歲開始跟從名師學習寫字,對中國書法五體都有研究。
區大為最先學的是隸書,也是他最喜歡的書體。他說初學者要寫得好就有兩個原則要遵守:「隸書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把篆書的弧線轉彎位變成90度。不要只看黑色位置的粗幼,闊就是粗,窄就是幼,還要看白色的位置。這些叫白位,白位幾乎全部差不多比較少出現很闊或很窄,出現很闊或很窄的時候,總之覺得有些彆扭,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是整個字豎起來看,豎起來看的時候它好像一個人般企得穩,若果會傾側、將要跌倒,這個字就企不穩。所以寫字有一句說話就叫做『字怕吊』,吊起來看就看出缺點來。」
為了尋求更快的書寫速度,在隸書後,就出現了草書及行書。但因為字體太潦草而不能成為公文使用的文字,演變下來,就衍生楷書這種正經的書體。區大為:「楷書從之前兩種正書,即篆書和隸書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楷書的橫畫全部微向右上方斜;篆書的橫畫由頭至尾都差不多粗,若你寫斜它,它真的整個字都斜了,就會向這邊滑滑過去。但楷書不同,楷書的尾,筆鋒回頭。這些地方,你看我把它回頭。這便重了點,把它壓回來,我再把這個位置寫低點,這便平衡了整個字。」
中國書法原為實用,但到現在書法已經變成一種藝術創作,區大為有信心書法不會失傳。「進入21世紀,很多時使用電腦,寫字的機會真的減少了。但這不重要,如果你把寫毛筆字這一門藝術作為一個單獨的藝術創作,這樣去寫的時候,它仍然能夠存在的。譬如你拍照,攝影技術出現後,難道不需要繪畫嗎?繪畫的人也是把畫作為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