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引超聲波內窺鏡 搭建新引流治膽管阻塞 成功率較高、復發風險更低
【有線新聞】中大用超聲波內窺鏡,治療膽管阻塞成功率比傳統技術高,團隊希望培訓更多醫生掌握新技術。
胰腺癌是香港第四大癌症殺手,每年有數千名晚期患者,因為胰臟腫瘤太大,壓迫膽管造成阻塞。首先用儀器穿入膽管內,在超聲波內視鏡引導下打開支架。中大醫學院10多年前引入新技術,透過超聲波內窺鏡,在十二指腸安裝支架連接膽管,在香港至今治療超過200名病人。
研究團隊說新技術比起傳統用膽管鏡成功率高出20個百分點,手術時間縮短超過一半,復發風險更低。傳統的膽管鏡技術利用內窺鏡放入支架撐開膽管,支架或許只能維持兩、三個月,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鄧承恩:「你當作有一條飲管,飲管通過最窄的地方撐開本來很狹窄的地方,但問題是在這個過程中,腫瘤很聰明、會生長,甚至可以穿過沒腹膜的網格阻塞支架。」
有部分病人因為十二指腸阻塞等原因,內窺鏡無法伸到膽管內安裝支架,只能選擇用體外引流袋排走膽液,對日常生活造成不便,而新技術毋須撐開阻塞的膽管,改為直接在十二指腸搭建新引流。中大醫學院外科系教授張源斌:「第一、支架位置遠離腫瘤,腫瘤有機會再次生長入支架,造成阻塞的機會減低,支架本身設計亦能防止移位。」
研究團隊指,現時香港懂得操作超聲波內窺鏡技術的醫生每間大型醫院只得一至兩位,未來會加強培訓,讓更多醫生掌握這項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