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CPI連跌兩個月 經濟師:關稅戰或令商品回流內銷不利物價
【有線新聞】內地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連跌兩個月,上月表現略低過市場預期。有經濟師認為關稅戰將令出口商品回歸內銷,不利內地物價回升。
農曆新年影響減退,但內地物價仍未走出通縮,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連跌兩個月。上月按年跌0.1%,跌幅較2月收窄0.6個百分點,但低於預期的無升跌,按月跌幅則擴大至0.4%,食品價格按年跌1.4%,其中豬肉價格升6.7%,鮮菜價格則跌6.8%。國統局表示若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月核心CPI升0.5%。
有經濟師指出內地需求仍然疲弱,關稅戰將令出口商品回歸內銷,不利內地物價回升。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關稅措施推出後,可能令出口需求有所下降,變成一些貨物可能又要反過來在本地銷售的話,可能增加物價下行壓力,我們覺得短期物價可能在按年升幅0%附近上落。」
至於反映上游生產成本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再跌2.5%,跌幅大過市場預期並連跌30個月,按月跌幅亦擴大至0.4%。國統局解釋國際油價回落,導致石油出口產業價格下行,冬季供暖需求陸續結束亦令煤炭需求減少。溫嘉煒預計經濟疲弱,PPI將保持下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