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前瞻|會計界料財赤逾900億元 倡檢討稅制擴闊稅基 學者:儲備或降至近5,000億元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本月26日出爐,有會計師預期未來一至兩年本港仍要面對財赤壓力,有學者估計財政儲備有可能降至近5,000億元水平。
本港財政狀況很大機會連續三年「見紅」,綜合德勤、安永及羅兵咸永道三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估算,今個財政年度政府赤字將會超過900億元。有會計師預期,財赤短期內難以扭轉,起碼要延續一至兩年時間。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歐振興:「因為始終經濟增長最重要是帶動包括所得稅、利得稅收入,我相信可能要花一兩年時間,但是看到整體情況,香港只要繼續可以開源節流,相信可以面對這些挑戰。」
開源難免要擴闊稅基,他認為本港是時候展開大規模稅制檢討,研究引入新稅項或調整現有稅項,令更多人或項目納入稅網。歐振興:「是否可以在私家車,例如高檔、包括應貨稅值超過百萬元以上,會不會有豪華汽車稅,變相來說可以增加收入。包括機場離境稅,2003年到現在都沒有加過,120元,我們也有研究過如果只要加到180元,加一些的話,其實已經是每年可以給政府加多10億元稅收。」
截至去年底,本港的財政儲備已降至6,641億元。有學者認為儲備有可能進一步下跌至接近5,000億元水平,創有紀錄以來新低,但相信不至於影響本港的信貸評級。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我認為通常是幾步走,第一是可能降了前景評級,不是降了實際評級,實際評級下降都未必會做,即使去到5,000億元還是有財政儲備,也比其他很多經濟體好,所以暫時來講即使去到5,000億元,實際降評級的機會不是特別大。」
財赤高企,外界關注外匯基金向政府分帳的比例是否有上調空間。莊太量認為可以在分帳上增加彈性,例如在近年赤字情況下增加分成,當經濟好轉財赤緩解後就相應調減分成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