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百科|特朗普加徵貿易關稅手段
【有線新聞】特朗普重返白宮,全球貿易戰再敲響警號。他可透過不同法例加關稅,最簡易快捷實施的是「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案(IEEPA)」。法案在1977年通過,可賦予總統權力應對嚴重國家威脅,禁止各類型交易以頒布行政命令實施,好處是、無須通過國會批准,法例範疇亦無明確界定,增加法律適用的彈性,程序上亦無需要調查期,大大縮短實施所需時間。過去四年、美國有12項緊急聲明,以及34項行政命令就引用IEEPA推行。
其他可引用的法案,包括1974年成立的「貿易法」第301條,授權美國貿易代表以「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展開調查、屬實後就可加關稅。還有1962年的「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商務部負責調查進口商品有否威脅或損害國家安全。
另外一項較被動的法案,例如1974年的「貿易法」第201條,由美國工人或企業提出申請,會舉行聽證會、聽取公眾意見,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裁決。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時,就對洗衣機及太陽能電池使用過,但由申請到採取行動
耗時超過200日。
還有1930年「關稅法」第338條,是針對美國商品被其他國家歧視,例如以關稅、進口限制,或者不公平監管障礙,總統有權可以徵收達50%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