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港媽貪平買$25膠鑊鏟一炒即熔 事主:食死人 消委會提醒或釋放致癌物
難道真的是「平嘢無好嘢」?近日有網民於社交平台上載數張照片,並寫道:「真係會食死人!」。相中只見一個膠鑊鏟的鏟頭位置疑似溶化。原來該網民從商場購買了一個25元的膠鑊鏟,回家第一次用它煮飯便已熱溶變形,令她非常失望。不少網民都認為事主錯誤使用膠鑊鏟。消委會曾經提醒,膠鑊鏟遇高溫可能會熱熔、變形和起泡,甚至有可能釋放致癌物。
貪平買$25膠鑊鏟 一炒即溶
日前一名網民於Facebook群組「藍田 藍田」中上載數張圖片,並發文寫到:「諗住貪平$25買嚟試,點知一用就溶晒,真係會食死人!」。事主指,在藍田啟田商場購買了一個25元的膠鑊鏟,回家使用一次就立即熱熔變形。從她上載的照片所見,膠鑊鏟表面還留有煮飯時的菜汁,而鏟頭位置明顯溶化和變形。事主感到非常失望和憤怒,更說會帶住變形膠鑊鏟去向賣家討回公道:「唔好同我講呢個價錢就一定會係咁嘅廢話!」。
網民笑無知:呢隻鏟唔係咁用
不少網民都指出事主因為「買錯鏟、用錯鏟」才導致它溶化:「呢隻鏟唔係用嚟煎嘢炒嘢,矽膠料先可以炒嘢」、「膠鏟只喺用嚟攪拌用途,唔可以停留喺高溫鑊上面」;有人則認為「一分錢一分貨」,指事主應盡量購買認知度和安全性都高的牌子,不要貪平;更有人建議她停用塑膠類廚具,避免吸食過多化學物質。
消委會:膠鑊鏟使用不當會釋出有害毒物質
消委會早前提醒,膠鑊鏟下廚使用不當,隨時會令膠鑊鏟熱熔或變形,甚至釋出雜質或有害毒物質,隨時有健康風險。消委會指,膠鑊鏟在加熱情況下,或接觸酸性、含酒精及油膩食物時間太長,可能會釋出不同雜質和化學物,並沾到烹調中的食物,當中包括對呼吸系統、肝或腎臟造成不良影響的己內酰胺或己二胺,還有致癌化學物質初級芳香胺等。
膠鑊鏟的選購和使用,消委會提供5大貼士:
- 購買前,看清膠鑊鏟表面是否光滑平整、邊緣有沒有尖角
- 應選擇通過測試,雜質釋出量不超出國際標準的膠鑊鏟
- 應避免把膠鑊鏟放於煮食器皿內與食物一同加熱
- 切勿把膠鏟頭浸泡在熱油中過久,以免產品損壞/加速老化
- 遇到油炸或加熱過程中需要長時間攪拌食物,建議改用木製/竹製廚具
(全文完)
免費電視77台《一線搜查》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