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養生貼士|中醫推介2款養肺湯水食譜+6種潤燥食材
9月23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的中「秋分」,這天太陽幾乎直射赤道,之後便會開始偏向南半球,位於北半球的香港開始進入日短夜長周期,晝夜溫差加大,氣溫會逐漸下降。《有線健康》邀請註冊中醫何慧潔,從中醫角度講解秋分後的養生貼士。
最近天氣報導,今年的9月是近百年最熱的9月分。雖然天氣仍熱,但較夏日之時己乾燥了許多,原來不經不覺入秋己經將半。秋分剛好是秋季的中間點,日夜的時間均等,標示著由熱轉寒的季節轉變。秋分是一年之間陽氣消退、陰氣滋長的開端,氣候將一天比一天寒冷,因此「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代表著重要的轉折點,亦提示我們應當注意天氣的轉變,做好將入秋冬養生的準備。
中醫的五行理論中,秋天對應的臟腑是肺,同屬於五行之金,以燥邪當令。因肺與秋氣相通,故肺金之氣在秋天當旺,肺臟的制約和收斂功能在秋天得以加強。
6款秋天養生食材推介
另外,秋天到來後,天氣將漸變得乾燥,因此秋天更應防範燥邪之氣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津。若肺陰受損,臨床常見乾咳無痰、口鼻乾燥、皮膚乾裂等症。飲食上以滋陰、養肺 、潤燥為宜,少食辛辣、煎炸等傷津之品。入秋後亦要多飲水,減少天氣造成的乾燥之氣。
【1】淮山
淮山味甘性平。既是食物,又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的功用。它能平補氣陰,對脾胃氣虛所致的胃口不佳,久泄腹瀉的患者有補益收澀的作用。
【2】蓮藕
秋天正是蓮藕當造之時。中醫認為蓮藕生食時性味甘寒,可清熱生津、涼血止血、散瘀;而蓮藕煮熟後,性味則由寒轉溫,有補氣血、健脾益氣、止瀉的效果,對脾胃虛的人有補益作用。
【3】雪耳
雪耳,又稱銀耳,性平味甘、淡。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美容潤膚等。秋天食用雪耳有緩解皮膚乾癢、口乾的情況。
【4】百合
百合味甘,性微寒。是藥食兩用的材料,有養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用。臨床上常用於肺陰虛的燥熱咳嗽、乾燥痰少,痰中帶血,外感發燒後的餘熱未清等。另外能清心安神,用於心情煩驚,失眠多夢等。
【5】雪梨
雪梨味甘、微酸,性涼,可緩解秋燥,有生津潤肺、止咳化痰作用,對咽喉乾燥、癢痛及聲音沙啞等有舒緩功效。
【6】蜂蜜
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蜂蜜有潤肺止咳,滑腸通便的作用。秋天天氣乾燥,容易使咽喉乾澀不適、皮膚乾癢,飲用蜂蜜能養肺潤燥,防秋燥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
中醫推介2款秋天養生湯水
【1】蓮藕栗子玉竹湯(3 – 4人份量)
材料:蓮藕1斤、栗子(去殼去皮) 10粒、玉竹15克、陳皮 1角、蜜棗 2粒、豬瘦肉200克
功效:健脾益氣、養肺潤燥
做法:
1. 瘦肉汆水
2. 栗子去皮、蓮藕去皮切塊,其他材料洗淨待用
3. 所有材料加水2公升,大火煲滾後改細火煲2小時 4. 加少許鹽即可飲用
【2】雪耳雪梨糖水(3 – 4人份量)
材料:雪耳1朵、雪梨2個、鮮百合1個、無花果5粒、陳皮1角、冰糖適量
功效:養肺潤燥、潤膚通便
做法:
1.雪耳洗淨浸軟,瀝乾待用。
2.陳皮浸軟刮瓤,雪梨洗淨去皮切塊。其他材料洗淨待用。
3.百合洗淨、清水浸泡20分鐘。
4.所有材料加水2公升,大火煲滾後改細火煲1小時
5.加冰糖即可飲用
(全文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