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腸病治療目標望達致深度緩解 新式生物製劑助年長患者穩定病情
不少人認為腹痛及腹瀉等症狀僅僅是一時三刻的「小問題」,然而若症狀反覆發作,則可能是患上了炎症性腸病,若持續未有接受合適治療更可導致「腸穿窿」。炎症性腸病這病名對不少人來說或比較陌生,今天正值世界炎症性腸病日,腸胃肝臟科專科麥詠欣醫生將為大家講解一下這個疾病,麥醫生指出:「炎症性腸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屬自體免疫疾病,可引發貧血及毒性巨結腸症,而年長患者更有較高機率誘發大腸癌。」
長者發病率增加 多種慢性疾病增治療難度
統計指出,與30年前相比,本港在60歲或以後的長者炎症性腸病發病率上升了近9倍。誘發炎症性腸病的原因可能與腸道微生態、飲食及生活習慣轉變相關,而長者中患潰瘍性結腸炎的比例相對較高。由於長者抵抗力較弱,感染風險會相對較高,更易因感染而需住院,故一般而言長者的住院風險會較高。若延誤診治,身體持續無法經腸道吸收營養,腸道亦因發炎而流血,有機會導致營養不良及貧血等併發症,對長者身體造成更大負擔。
炎症性腸病患者的日常生活經常受症狀困擾,例如頻密如廁會影響個人工作表現及生活質素,而由於不少年長患者難以健步如飛,以致因擔心不能及時跑到洗手間而感到徬徨。麥醫生表示:「由於不少年長患者同時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臟病及糖尿病等,需服用多種藥物,患者可能會在用藥時感到混亂。」醫生於處方藥物時亦需考慮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如於處方類固醇藥物時需考量患者有否患有糖尿病等。
為長者制訂治療方案需考慮感染風險 望能全面改善腸道健康
一般而言,如患者病情較輕,會先以5-氨基水楊酸等藥物治療,當病情已到中期或更嚴重時,則會使用免疫抑制劑或生物製劑。現時生物製劑主要分為三種治療機制,包括抗腫瘤壞死因子、抗黏附治療及抗白介素。雖三種生物製劑都可有效維持病情穩定,然而治療年長患者時需留意患者的感染風險,可使用較新式的抗黏附治療及抗白介素以減低感染肺癆等風險。根據國際指引,炎症性腸病的治療方針不再只是緩解症狀,更希望能夠達致深度緩解,即能從內視鏡中見到全面改善了組織出血及糜爛的情況。麥醫生建議,當病情達至中度至嚴重程度時,如口服藥效果仍然未如理想,則可盡早使用有效的生物製劑穩定病情,紓緩症狀及腸道狀況,待病情穩定才考慮其他治療方案。
由於年長患者感染風險較高,患者確診時醫生亦會事先詢問有否接種帶狀皰疹等疫苗,評估患者的感染風險,故患者無需過分擔心。麥醫生亦另外提醒:「長者可多留意身體有否異樣,如有症狀則應及早求醫,切勿諱疾忌醫,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以上資訊由麥詠欣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