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開放兩天已額滿 冀教育公眾早預警極端天氣 市民稱長知識
【有線新聞】天文台一連兩日開放,希望加深市民對氣候變化的認識。
天文台總部這塊草地叫「氣象觀測坪」,擺放了雨量計、測風儀等。這間那麼像茅屋的,入面放置了兩套溫度計,棚頂擺放棕櫚葉及竹蓆阻隔太陽照射、雨水及大風,目的是記錄天文台總部的正式溫度。
陳太:「平時不會接觸到,自己不會知道平時是如何量度雨水,颱風來的時候是如何發現。」柯先生:「這個氣球頗有趣,經常看到放上天空,測量上面的空氣溫度或濃度,都頗特別。平時不常見的信號,例如新界北部水浸警告,很少會發出,但我認識多了這個信號,知道是甚麼意思、何時才可以發出。」
天文台兩年多沒有舉辦過實體開放日,台長鄭楚明都特地出來打招呼,還遇上這位想來看「風球」的小朋友。Tayo:「我的綽號是鴿鴿,因為我出生時碰上天鴿(襲港)。」
極端天氣越來越多,開放日都以「早預警、早行動」為主題,透過展板及互動遊戲,加深市民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天文台科學主任沈志泰:「大家都知道氣候變化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大家可能今年夏天都親身感受到,所以希望在這方面做多些公眾教育,讓大家知道平時有甚麼行動可以做來減緩氣候變化。」
開放日這個周末一連兩日舉行,不過入場券已經派完。沒有入場券的話,可以上天文台網站用虛擬方式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