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巴喬夫逝世|力主改革開放「撕破」鐵幕 任內蘇聯解體、被批民族罪人
【有線新聞】末代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逝世,終年91歲。80年代上台的戈爾巴喬夫力主改革開放,促使東歐變天,共產政權和平民主過渡,推動結束二戰後近半世紀的冷戰格局。這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外交成績亮麗,但無力挽救國家衰落,促使蘇聯解體。
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作為當時社會主義陣營之首,戈爾巴喬夫無下令軍隊武力鎮壓這場東德民主運動,他曾說今生無悔這個決定。
這個經歷過大飢荒的農村小子由地方農業幹部做起,蘇聯共黨領導層核心嚴重老化,造就這名「少壯派」登上權力頂峰,54歲那年,接任蘇共總書記。
當時的蘇聯在持續多年與美國軍備競賽後變得外強中乾,掌權一年,蘇聯發生史上最嚴重核事故。這名最年輕的蘇聯最高領導人決定徹底改革,政治、經濟、思想大解放,不再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列作指導思想,容許新聞、言論自由;減少干預東歐衛星國,又從阿富汗撤軍。
這股「新思維」掀起民主浪潮,席捲多個蘇聯衛星國,波蘭最先變天,骨牌效應下,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先後民主過渡。羅馬尼亞則在血腥革命中處決了當時的獨裁領袖,結束鐵幕統治。直到東西方冷戰象徵——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邁向統一,民主運動去到高峰。
推動共產主義集團與西方資本主義陣營緩和是戈爾巴喬夫另一大外交成就。蘇聯及美國簽下中程導彈條約,同意裁減核武。早在上台後大半年,戈爾巴喬夫便與列根在日內瓦破冰會面,之後又與繼任美國總統的老布殊建立友好關係,推動接近半世紀的冷戰結束。1990年奪得諾貝爾和平獎,得獎感言指和平獎不是頒給他個人,而是肯定他的改革思維。
不過連串新政間接促成蘇聯解體,戈爾巴喬夫取消了指令經濟,推動企業私有化,但蘇聯經濟一直無起色,蘇共保守派不滿,民眾亦充滿怨氣。到柏林圍牆倒下那年,蘇聯第一次直選,改行多黨制的議會制度,戈爾巴喬夫當選蘇聯總統。
他作為領導人,既面對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為首的急速自由化陣營挑戰,但更嚴峻的威脅來自蘇共內部。91年,戈爾巴喬夫與家人到黑海度假,保守派和軍方一同發動「八月政變」把他軟禁。三日後,戈爾巴喬夫「獲釋」重返莫斯科,但只是短短數天,實權和軍權均被粉碎政變的葉利欽搶走,威望大不如前。加上立陶宛、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等十多個加盟國先後脫離中央獨立,蘇聯這個國家已經名存實亡。
掌權六年多,從蘇聯東歐共產陣營最高領袖變成「失去國家的總統」,在獲和平獎後一年的聖誕,親口在電視講話中宣布下台,蘇聯解體。
在西方社會,戈爾巴喬夫「撕破」鐵幕有功,但在部分同胞眼中他是民族罪人,多次嘗試捲土重來參加大選,但都無法撼動葉利欽及後來的普京。
後來他轉而論政,多次批評普京濫權,談及中國,認為一度交惡30年的中共和蘇共不宜比較。叱咤二十世紀的大國在自己治下瓦解,未必是一生最痛,陪伴經歷高低起跌近半世紀的妻子因血癌離世,戈爾巴喬夫曾說,往後的二十年歲月沒沖淡他對妻子的思念。
這名曾經左右世界大局的風雲人物近年健康轉差,捱過政變、倒台,但敵不過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