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大推精神健康急救課程 助學生辨別早期徵兆 副校長:身心健康是發揮才能基礎
【有線新聞】有大學推出精神健康急救課程,首批超過2,000名學生已完成,計劃涵蓋三大層面,讓學生及早辨別精神問題。
情緒問題不是成年人才有,青少年面對朋輩、學業等壓力,有時未必懂得如何表達。導師會預備情緒咭或圖片來協助學生表達情緒,增加他們對感受的敏銳度。
香港都會大學去年九月推行為期三年的學生精神健康普及計劃,首輪計劃包括12小時「精神健康急救」課程,掌握辨識精神健康早期徵兆於狀況惡化前及早求助。都大副校長(研究及拓展)郭予光:「身心健康是我們發揮才能的基礎,如果沒有這樣的基礎,就算有很好的學業成績、豐富的專業知識,其實也未必能夠發揮出來。首先有認知,之後去面對,最後處理事情。」
計劃包含三層支援系統,涵蓋輔導員、教職員及一年級本科生,首批教職員已完成相關培訓計劃。都大護理及健康學院高級講師郭婉明:「課堂上很著重跟學生分享,每個人有一個精神健康的光譜,在不同時間、事情影響下,光譜亦會受到影響,但我們最重要知道如何尋求協助。」
都大學生陳雪琴:「上完堂好像『叮』一聲,更加明白精神健康疾病患者的難受程度,可能等同於身體殘障的痛苦,他們的難受是相等,但是很難認出有精神疾病的人可能受到情緒困擾。」
課程鼓勵學生透過各種活動釋放壓力,好像氣球放氣是其中一種釋放情緒的方法。學校計劃於本年度夏季學期開辦約20班,再評估課程的長遠成效,確保有精神健康困擾的學生得到適切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