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文閱讀卷一以蔣方舟、柯裕棻文章出題 談及人生感悟 考生:較歷屆試題簡單一點
【有線新聞】中學文憑試中文科閱讀及寫作卷開考,閱讀卷文章談及人生感悟,中文科老師說今屆的試題難度不算高,但考驗學生平日文化累積。
文憑試中文科改革第二年,取消聆聽及綜合能力卷,只剩閱讀及寫作,一日便考完,有考生覺得試題水平可以應付。應屆考生Lucas:「談及小說對人生的價值及『巷子』和人生有何相似之處,談到對於人生的理解和對人生意義的尋找,較感情的題目,也是跟隨題目去寫,大概也一樣,沒太大變化。」應屆考生David:「比歷屆試題簡單一點,但我不確定最後一句,因為我底子不是太好,我本身的文言文較差,但我看得懂文言文。」
卷一閱讀的兩篇白話文篇章,第一篇來自內地作家蔣方舟的《我們都曾以為自己會是小說的主人公》,引用不少經典文學作品抒發感情。創知中學中文科副科組長金卓麟:「第一篇類型較少見,未必很熟悉,但其實考問的重點都是在概括能力、理解能力上,也有考問文化題目,都視乎學生平日語文學習是否只是很工具式的理解。」
另一篇是台灣作家柯裕棻的《比正路還長的巷子》,由城市和鄉下的觀察延伸到人生感悟。金卓麟:「過去的試題也有新詩放在文章中,以抒發他的感情,這個不是陌生的做法,只不過無論他預計到有這類文章出現,是否代表他每一次都分析、掌握到?這當然要看日常閱讀積累。」
今年範文題目包括《六國論》、詩三首及《論仁、論孝、論君子》,卷二寫作需要寫兩篇文章,命題寫作有三題任選一題,新制加入的實用文則寫演講辭,老師認為今年寫作命題要求考生有想像力,發揮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