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賞品鏤集」接觸洞簫藝術 增進人生洞察 簫者:造簫如做人
【有線新聞】洞簫是古老的中國樂器,一向為文人墨客推崇,由欣賞、演奏到製作、收集,簫者透過洞簫藝術增進對於人生的洞察。
簫者王偉明:「洞簫的音樂是訴説人生,說出人生中的悲歡離合所有的事,所以我們可以從演奏洞簫和欣賞洞簫音樂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人生,我們可以感受到天地宇宙,我們對人生有一個洞悉、洞見、洞察,所以是洞簫。
我們吹洞簫的時候需要將氣集中,實際上最重要的是我們將精神凝聚灌注進去,而令這樂器具備靈性,而不單是一件工具這麼簡單,是一種表達、是會説話的一位夥伴。
洞簫我們分作南簫、北簫,北簫通常使用紫竹,比較幼、薄,但其實材質的密度也高。南簫的話,我們有桂竹、石竹、孟宗竹,這3種竹通常在福建、廣東一帶,用來造洞簫的。如果吹洞簫多了,接觸不同的洞簫,發覺不同洞簫很多時候,都有一些自己覺得不理想的地方就想修改,改得多了,不如自己造了。做之前我們會深思熟慮之後才去下刀,很多時候下了這一刀之後就難再回頭了,所以我們說造簫如做人,在造洞簫的過程中,其實我們也真的體會到人生。
洞簫是做好自己,然後外面的人被吸引過來,當然我們的心態並非要吸引別人,我們的心態是要做好自己,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