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修例提升膠樽、紙包飲品回收率 環團:回贈一元一個才有吸引力
【有線新聞】環境及生態局計劃提出修例,擴大生產者責任制至膠樽及紙包飲品,建議供應商提供每個不少於0.1元的回贈,藉以提升回收率,環保團體援引外國案例指1元一個才有吸引力。
政府及環保團體推動回收多年,現時膠樽回收率約14%,紙包飲品盒回收率少於1%。環境及生態局計劃修例,擴大生產者責任制至膠樽及紙包飲品,藉此提升回收率,建議以市場主導模式,由飲品供應商提供膠樽及紙包飲品的退還點,每退回一個可獲不少於0.1元回贈。
修例後首階段膠樽及紙包飲品的法定回收率定於30%及10%,但並未定下明確時間表,只預期在計劃推出六至八年後將回收率提高75%及50%。有議員支持修例,認為首階段達標回收率已有大幅增長。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首先我認為一毫子是合理,坦白說以現在的經濟狀況,如設定得太高,對生產飲品的供應商可能是會太大負擔,太大負擔只能轉移給消費者,最後由市民買單,而現在有一些入樽機,膠樽先導計劃,也是入一個膠樽有一毫子的回贈。」
環保團體指參考外國案例,回贈水平有需要提高。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好像在歐洲,雖然是使用其他貨幣,但平均是以港幣1元為單位的按樽制比較廣泛,在不同國家地區使用,即使說顧客購買飲品後,如果將膠樽退回於機器就會有1元的誘因退回。」
修例又建議如供應商或營運者未能達到回收目標,政府會考慮就向他們追收未達標的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