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2024|垃圾徵費一再押後終遇「滑鐵盧」 走塑再惹爭議 環評屢受考驗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原本今年終點在望。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曾言:「4月1日,是一定不會再延期。改為8月1日,我自己是十分有信心。」日子一再押後,徵費討論20年,但解說似乎都未夠。謝展寰:「是否管理公司用大袋包起來,樓上便毋須用(指定袋),不是的。」
原本實施的日子,變成14個點「先行先試」。新光宴會廳經理陳鳳儀:「一倒進去後膠袋墜至底部。」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魏仕成:「九成的垃圾不能源頭減廢,是長者排泄物。」試點大廈居民馬小姐:「會綁不緊。」
爭議由操作層面,蔓延政治。漁農界(民建聯)何俊賢:「反對派當時以環保帽子推動,迫特區政府。」前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是我與黃錦星、環保署一起寫,是全政府的。」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錯失這個良機,試問大家如何對得起我們年青人」
特首、官員到前線了解。「本來三小時倒完垃圾,現在變成六小時,六小時呀,每個環節我們都會回去檢視。」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初步看到都存在很多問題。」謝展寰:「三無大廈合規率只有一至兩成。」
最終徵費再押後,實施無期。卓永興:「不可以急於一時,會是一個長期的工程。」謝展寰:「這是個好開始。」
垃圾徵費「滑鐵盧」,首階段「走塑」如期實施。膠餐具及發泡膠被認為有成熟替代品,一律要禁。環保署副署長胡偉文:「塑膠及非塑膠的價錢其實只相差幾仙。」政府力證有替代品,用家就覺得不代表好用、合用。陳先生:「開盲盒般,可以的話還是選透明盒。」店員:「我用這些(發泡膠)不會熱,你用膠兜會很熱。」謝展寰:「由沒有塑膠到轉塑膠那段時間,那段時間的人都『嘈喧巴閉』,又說膠飲管有膠味。習慣的改變,本身的確需要一些時間。」
「走塑」贏了一仗,環評就屢遇考驗。香港哥爾夫球會會長郭永亮:「拿一部分興建公屋,還是用作盛事經濟,經濟效益更大?」粉嶺高球場建屋,環評被高院推翻。行政長官李家超:「詳細分析才決定下一步跟進工作。」新田科技城,環評期間發展規模擴大,亦遭到司法覆核。
中電上半年電力事故頻生,機電署介入成立工作組。李家超:「中電必須找出事故確實原因。」
極端天氣成常態,破紀錄發出逾40次暴雨警告。多個月份高溫破紀錄。到9月才掛起首個八號波,11月中又迎來歷來「最遲八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