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回收商長期被投訴阻街難免? 業界憂執一間少一間 盼政府助解決「土地問題」
政府近年大力推行環保,但偏偏環保回收是一個厭惡性行業,不論私營回收店還是由政府牽頭的「綠在區區」,都經常被投訴引致衛生和阻街等問題。有業界人士期望,政府應撥出更多天橋底、死角位等用地供回收商使用,以減少地區矛盾。
《一線搜查》周一報道葵涌有回收店構成阻街和衛生問題,有環保回收業界指,最常見的問題就是被居民投訴阻街。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耀成指出,撇除租金貴、人手不足問題,業界亦面對難找場地的困難。
他表示,20多年前回收店舖位的面積最少約有1千呎,有足夠地方存放回收物品,但現在很多舖只有1、2百呎。「新的商業點是不會讓你做回收行業,也不會讓你擺放機器,你可能只是開店收貨放進來。除非你不收紙皮,收的話,沒有機器根本做不了,只能找舊的商業點。」
劉耀成表示,香港其實有不少地方適合做回收舖。他曾向政府提出,可善用天橋底的空間。「例如土瓜灣、筲箕灣、深水埗,其實可能有1、2千呎,足夠讓回收業生存。為何我們不好好利用天橋底、或一些掘頭巷、死角位?讓當區的回收商可以在區內做回收業,我覺得值得考慮。」
根據環保署網頁資料,全港有119間所謂的「街角回收店」,業界認為,有一間倒閉,就會少一間,難找人入行再做。劉耀成:「投訴最多都是罰錢,罰得多,他們(回收商)便做不了。希望市民明白,前線回收商正正是你當區的回收商,如果沒有了,你的回收物料就會越來越難找人處理。」
劉耀成期望政府能夠推出政策,推動環保行業之餘,亦希望市民多些包容,前線同行也要自律。「希望大家有一個包容的心。當然也呼籲會員盡量自律,盡量要快速搬開貨物,但有時收貨車剛剛開走,又有些清潔工人推回收物過來,或多或少會造成阻塞。」
環保署回覆指,一直透過不同政策及措施,為業界創造更有利的經營環境,包括物色合適用地、宣傳和教育市民等。署方又指,在9年前已經成立回收基金,當中包括「重置租金資助計劃」,向合資格回收商提供租金資助,搬遷到更合適的地點運作,例如由地面街鋪搬遷到工業大廈,或已規劃做工業用途的土地繼續經營。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78台 22:30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