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過萬塊隋代石經板在港展出 異體字為刻經特色之一
【有線新聞】在南北朝的北魏和北周,分別發生皇帝「滅佛」事件。到隋代有僧人為了保存佛經,用石板刻經,經歷過千多年的努力,一共刻了過萬塊石經板,這些珍貴的文物最近在香港展出。
北京市西南面的房山區,有一間叫做雲居寺的佛寺,寺內的僧人為了保存佛教經典,由隋代開始將佛教大藏經刻在石板上,收藏在山腰的山洞,刻經歷時1,039年未曾間斷,直至明代晚期共刻經1,122部,累計有14,200多塊石經板,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石刻佛經活動。
決心將佛經刻在石板上的是隋代僧人靜琬,又名釋智苑,有關靜琬發起刻經的文獻,早在唐代初期的《冥報記》已有記載。浸會大學中文系系主任盧鳴東:「我們知道在北魏時太武帝曾經滅佛、北周時武帝滅佛,所以基於這原因他便刻石經,刻完後把石經放入石經山9個洞內,然後封洞。到遼金時也有很多石經,多出來的石經會放入(雲居寺)壓經塔,即當時南塔下兩個洞穴,這是放石經的兩個主要地方。」
石經多數刻在漢白玉和青石上,有縱向和橫向兩種形制。盧鳴東:「隋唐的石經板比較大,用的碑石往往是37字乘25字左右,但某些石經板比較小,主要是遼金時期小的石經板,字數是17字乘25字左右。」
隋代楷書發展成熟,靜琬刻經也採用楷書,但當時楷書部分字體還未定型,刻經時難免夾雜異體字。盧鳴東:「隨著隋唐科舉興盛,當時重視文字正寫,希望少些異體字,規範字型,這是唐代正字運動。如果我們看隋代的石經板,如《妙法蓮花經序品第一》,它『無量』的『無』字,用筆畫較少的『无』字,但在正字運動後,『无』往往寫為筆畫較多的『無』字,如遼代的拓片《地持經》『無偏』、『無罪』;以至元刻的《上生經》『無量』、『無相』。」
盧鳴東說,歷時千年的刻經活動,當中要有很多人的努力和勤奮,這種堅毅不屈的精神值得大家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