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搜查|短訊發送人登記制打擊詐騙 專家指難杜絕須加強公眾教育

近年電話詐騙頻生,去年有超過三萬宗,損失金額超過十億元。當局雖然推出不少打擊電話詐騙的政策,但騙徒仍然猖獗。通訊事務管理局最近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度,識別已登記的發送人,有專家認為,登記制要做到有效防騙,須進行長期公眾教育。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接受《一線搜查》訪問時指出,以短訊為例,這種科技數十年已用,要有改變需要世界各地同步改,但全世界有不同手機及系統,難以做到。雖然已有其他通訊方式出現,但短訊仍存在,騙徒仍有機可乘。

通訊事務管理局早前在電訊業和銀行業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度,在已登記發送人的名前加上「#」號,以識別偽冒的短訊,未來政府部門和其他機構亦有機會加入。方保僑指出,有「#」號可篩走偽冒短訊,但不能避免沒有「#」號的短訊存在,另外一些只有號碼的短訊仍有機會進行詐騙。他認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度要做到有效防騙,需要進行長期公眾教育,讓市民懂得識別。
《一線搜查》HOY TV77台
播出日期:逢星期一至五
播出時間:20:00-20:30
78台 22:30重播
WhatsApp報料熱線:68960931
節目重溫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