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馬蹄蟹日|面臨污染數目大減 團體人工繁殖 交中學生實驗室照顧再放歸自然
【有線新聞】今日是國際馬蹄蟹日,一班中學生化身保母,照顧數十隻馬蹄蟹寶寶,最後將牠們放歸自然。
旋轉、躺平、再自由落體,要開心暢泳,其實來之不易。
城市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張肇堅:「10,000粒馬蹄蟹卵可以出世、換殼一次,存活率只得一隻。」
為了拯救馬蹄蟹,海洋公園保育基金2009年開始與大學合作推行「校園保母計劃」,人工繁殖馬蹄蟹,再交給學生在實驗室照顧。
中學生李泳娜:「我們要量度水溫以及鹽度有多高,如果太高就要加淡水,之後要餵牠們進食,看到牠們游來游去,覺得很可愛。」
除了做保母,他們都要觀察及記錄馬蹄蟹寶寶的成長過程。
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總監祝效忠:「透過接觸這些野生動物,自然就建立起一種感情連繫,即是對牠們有一種親切感,甚至會覺得是我們一份子,再關注牠們的棲息地,究竟牠們如何生活,日常面對甚麼威脅。」團體指,馬蹄蟹因為棲息地泥灘受污染,近年數目大減九成。
四個月的陪伴來到分離一刻,這班保母為牠們清理新家。
放「蟹」之前都要先檢查海水的鹽度,確保在20至25度,就可以安心將馬蹄蟹放回大海生活。
中學生嚴小莉:「馬蹄蟹是我人生中唯一養過的生物,如果牠死了我會捨不得,如果牠可以繼續生存就祝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