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精神健康|精神科醫患比例1比750 病患家屬批覆診公式化:自生自滅
【有線新聞】目前有近30萬精神病患者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精神科醫生不足400人。有病人及照顧者反映覆診流於公式化,十年前開展個案管理計劃,成效亦受質疑。
精神病患者家屬陳先生:「入面有刀、大型的利器,因為太太試過搵刀斬我,要用個箱鎖起。」因為太太十多年前患上思覺失調及抑鬱症,陳先生照顧太太份外小心,由於壓力大自己亦患上抑鬱症。多年來夫婦出入精神科門診,總會感覺十分無助。
陳先生:「(覆診時)最多三句起、四句止,多數是問過得好嗎?我認為他們根本不可能察覺,根本醫生都沒有看你一眼,只是聽你說,然後便開出藥單、離開,應該是屬於自生自滅。」
參考醫管局數據,截至今年3月底,有超過29.6萬名精神病患者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單是專科門診,就有超過71萬求診人次,但精神科醫生只得380多位。
社工認為醫生病人比例不理想,診症容易變得流水式。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阮淑茵:「人的精神健康狀態是如中醫般需要望聞問切,要看他整個人的狀態,最近發生甚麼事。如醫生沒有時間去了解這些情況,便不知道他們的狀態如何,而未能對症下藥。相反病人亦會覺得醫生不了解其情況,處方的藥物都未必有信心。」
醫管局自2010年起推出個案管理計劃,由精神科護士、社工等擔任個案經理跟進病人狀況,比例由最初1比50逐步調整至近期1比41,但病人反應只是一般。
阮淑茵:「原本是一個很好的服務,但病人反映不太能支援其情緒,有時寧願不要這些服務,好像沒太大分別。可能有些跟進甚至令病人覺得困擾,可能與經驗不足,或者是未有足夠外展訓練,可能都是其中一個原因,影響他們提供服務的質素。」
她建議醫管局擴大公私營合作規模,包括向私家精神科醫生或者輔導機構買服務,減輕公院負擔。
醫管局說理解公眾對精神科服務的關注,近年正推動多個社區精神健康計劃,包括在七個聯網設立社區專案組,為區內有急切需要的高風險患者提供深入跟進及支援。至於個案管理計劃,今年將增加多6名個案經理,期望進一步降低人手比例至1比40。另外去年起亦在精神科引入共同醫治模式,輕症患者可選擇在社區由私人家庭醫生跟進,正識別合適的病人轉介,會留意進度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