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科技|廣州動工興建人類細胞譜系科學設施 有助研究細胞演化
【有線新聞】我們的人體由無數個細胞組成,它們不斷演化,經歷增殖、分化、衰老等過程。科學家一直以來努力研究細胞運作,為的就是希望提升預防和治療水平,最近在廣州動工興建的「細胞譜系」設施,將為生命編寫「細胞家譜」。
所謂「細胞譜系」是指細胞在生命周期的演化過程,研究人員將採用多項技術分析細胞在發育、患病及衰老三大方面的變化,追蹤每個細胞的「前世今生」。中科院細胞譜系設施副總指揮陳捷凱:「我們這裏面採集到的是從生老病死的過程中細胞的變化歷程,可以把細胞比作是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原子,對原子的變化有了解之後,我們就知道物質世界怎麼運轉的;對細胞的變化有了解,我們就知道生命是怎麼運轉。」
以往科學家要研發一種新藥往往耗時耗力,平均要用10年、超過26億美元,而且臨床成功率不足一成,原因在於藥物研發過程只能在動物模型中進行,而不能模擬人類生命系統反應。有了新設施則可透過患者的細胞信息,打造「數字患者」來試藥。中科院細胞譜系設施總指揮孫飛:「我們可以對數字生理人讓它生病,我們叫做生『數字病』,然後同時也可以去吃『數字藥』,來達到我們新的藥物靶點的發現和藥理的分析。我們都可以在這樣一個數字空間裏面來完成,來加速我們生物醫藥開發的進程。」
設施位於廣州國際生物島,預計2029年建成,是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亦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生命科學領域國家級大科學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