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醫療引入AI輔助 目的提高病灶檢測率 讓醫生解決複雜問題
【有線新聞】人工智能滲透各行各業,內地醫療就引入人工智能作輔助,目的並非純粹為了取代真人醫護。
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發展一日千里,內地有企業自主研發人工智能診斷輔助工具,臨床上用來協助診斷瘜肉,做到「早篩、早查、早醫治」,以減低癌症發病率。浙江溫州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潘潔:「它現在已經報警了,我們的右手邊的這個屏幕,它已經發現了一個非常小的瘜肉那AI已經,它的一個框、一個聲音已經告訴我們要仔細觀察,有的時候人類是有局限性,但這對於機器來講都不是問題。」
專家認為發展人工智能目的不是要取代「真人」,反而是要提高病灶檢測率。騰訊健康總裁吳文達:「如果你有那麼多不同的視頻的話,就等於其實你是一個很有經驗的醫生,我們就會想辦法把它接合起來,它就會自己去學習,原來長得這樣就是瘜肉,如果長得這樣就不是一個瘜肉,來讓機器去訓練。」
專家認為只要大數據庫一直增長,機器就能變得愈來愈「聰明」,再發展下去,醫生就能夠騰出更多時間去解決其他更複雜的問題。吳文達:「我就希望現在AI這個事情應該滲透到每個醫生、每個醫院、以後每一天的生活,把以前瑣碎的工作量把它拿走,這樣的話醫療才回歸到更有溫度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