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今開幕 專家:未來擬探月尋水、研月壤磚建科研站
【有線新聞】「中國探月工程20年」國家博物館舉辦展覽,後續活動包括在上海、香港及澳門等地舉辦宣講和巡展等活動。專家指未來目標是在月球上探測水資源和利用「月壤磚」蓋房子。
作為「探月工程20年」系列活動首站,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展覽展出過百件實物和圖文資料,包括首次同時展出的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用「石頭」造出來的國旗等。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接受訪問時,提到要把月球樣品帶回地球並不容易,嫦娥五號成功完成任務,對未來實現中國載人登月的意義很大。
吳偉仁:「當時就想利用嫦娥五號來驗證我們後續載人登月,載人登月就是軌道上交會對接;然後人下去探測,探測完過後月面起飛,起飛過後要在軌道上交會對接;人再進入返回器,返回器最後再和軌道器脫離,脫離過後最後返回器把人送回地球。所以就是嫦娥五號的成功就為未來我們載人登月奠定了基礎,幾乎把所有的關鍵技術都驗證了一遍。」
吳偉仁指探月工程20年,在科學發現、技術創新、工程實施、產業帶動、國際合作等多方面都取得了系統性成果,下一個任務是嫦娥七號,預計明年前後發射,對月球南極進行探測,尋找水冰存在的證據。吳偉仁:「所以這樣的話就對人類探測南極,可以長時間在上面作業,長時間在上面能夠生存,這就奠定了一個基礎,所以我們說嫦娥七號一定要去找水,那月坑裡面到底有沒有水,如果月坑裡有水,那就是非常大的一個發現,不得了的成果。」
至於嫦娥八號就計劃2028年前後發射,將著陸於月球南極區域,目標是開展月面科學試驗和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目前已開展研製機器,希望實現在月球上「就地取材」,把月壤打印成「月壤磚」,在月球上用來建造科研站和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