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今年底開始零關稅政策 有香港商界不擔心兩地造成競爭
【有線新聞】海南今年底開始「封關運作」,實施零關稅政策,專家相信會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有香港商界不擔心兩地造成競爭,認為香港仍有法律制度等優勢。
位於海南博鰲的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2013年獲准設立,至今已有逾30間醫院和醫療機構進駐。先行區是海南自貿港建設之一,特許使用國際前沿、未在內地上市的藥物,部分罕見病患者會專門到此試用新藥。中央去年9月更公布先行區可率先享有藥品醫療器械零關稅,截至上月7日,免税總金額已超過302萬元人民幣,有助減低醫院的營運成本及病人的治療開支。去年來到樂城先行區醫療旅遊的有超過41萬人次,按年升約三成七。而到此使用特許藥械的,亦超過5萬人。有專家提到很多自由化政策。通過像樂城先行區一樣的「先行先試」,已取得重要的實踐經驗,在封關運作後,有望向全省推廣,帶動海南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趙晉平:「一方面可以利用海南和內地之間的緊密經濟聯繫,向內陸地區去輻射。另外一方面還可以利用海南所具有的獨特優勢,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往來,所以她(海南)也是海外企業進入中國的一個重要的總部基地或者一個平台。」
有香港商界就不擔心兩地出現競爭,認為海南與香港的優勢不同,相信大多數外國大型企業仍會選擇來港發展。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因為她(海南)希望對標香港,但她剛剛開始,跟我們香港已經數十年來都是全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仍有段距離。假如一些外國企業,他希望是低成本,他希望來這裡便宜租金或免租金,聘請員工又便宜一些,來到這裡可以做生意那些中小企,我覺得他們會考慮這些東西。但是他來香港又不同,他來香港是總部經濟,因為畢竟我們的法律是普通法,在內地仍是大陸法。」蔡冠深又認為,海南封關運作後,會為香港帶來機遇,舉例香港的法律人才未來可以到海南,幫忙建設法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