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修改食品標籖規定 不可使用「零添加」等字眼
【有線新聞】內地修改食品標籖規定,不可再使用「零添加」等可能會誤導消費者的字眼,同時要清楚標示致敏成分、保質到期日等資訊。當局為新標準設定兩年過渡期。
國家衛健委和市監局公布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修改清單,其中規定食品標籖不可再使用「零添加」或「不添加」字眼,例如果汁飲品部分標籖會寫「不添加蔗糖」,但果汁仍有大量其他糖分容易誤導公眾。標示亦不可提及有預防疾病或治療功能,並要清楚寫明致敏物質,食品名稱亦有新要求。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經營司綜合處副處長劉沐雨:「為避免食品名稱欺騙誤導消費者,要求食品名稱應當反映食品真實屬性,比如使用牛肉、豬肉兩種原料製作肉丸,不能以牛肉丸作為食品名稱。」
當局說為了與國際接軌,減少浪費,新標準規定包裝食物要清楚寫明到期日,不可只標示生產日期或保質期,營養標籖將新加入糖分和飽和脂肪酸兩種營養素。
當局說近年內地因肥胖引發的慢性病,甚至死亡率都有上升趨勢,期望修訂標準可引導市民減糖、減油、減鹽。不過即使有標籤,亦會出現字體太小看不清的問題,當局將陸續在不同的食品包裝上印上二維碼標籤,消費者只要「掃一掃」,就能看到相關頁面,通過頁面放大,語音識讀等了解食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