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位於南極的秦嶺考察站建成一周年 各項配套設施相繼落成
【有線新聞】中國位於南極的秦嶺考察站建成一周年,經過一年曝露於極端天氣下,安全性通過考驗,各項配套設施亦相繼落成。
去年2月建成的南極秦嶺站,位於羅斯海區域的恩克斯堡島。為了應對極端天氣,考察站用了架空式設計,有助減緩積雪。建築採用的複合金屬材料亦可承受零下60度低溫。總設計師說目前秦嶺站主體建築完好無損,代表安全性通過考驗,但進入全面運行狀態後,仍要對噪音、溫度等進行測試,須再經過一個完整年度的考驗。
中國南極秦嶺站總設計師段猛:「接下來的挑戰主要還是在越冬期間,因為我們整個站進入到全面運行狀態之後,它的環境的內外差異性更大,包括內外的溫度、密閉性,以及噪聲這些,對它都是一個挑戰。這次我們的設計師也攜帶了像噪聲的測試儀器去現場觀察,測試它的風噪情況,獲得一些建築性能方面的數據。」
多項配套設施亦陸續落成。為了推動「綠色考察」,秦嶺站在南極首次使用風能、太陽能、氫能、柴油發電,多種能源互補系統,有助節省能源減少排放。目前氫能系統已完成安裝。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秦嶺站隊員王彬:「在極夜環境下,可以為我們站上連續提供至少14天的30千瓦電力供應。」
秦嶺站四面環海,所有生活和科研用水都要用海水化淡,考察站配備了兩套化淡系統,一套作為備用,10小時可以產出20噸淡水。秦嶺站之後亦會建設科研設施,協助考察隊員研究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