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於清明節相連 專家稱象徵著重生
【有線新聞】 每年清明節陝西延安黃陵縣都會舉行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今年亦不例外,但原來在清明節前夕也有一個幾乎已被遺忘的中國傳統節日,叫寒食節。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由擊鼓鳴鐘開始,其後身著不同民族服飾的120位兒童合唱《黃帝頌》,典禮還包括鞠躬獻花。受疫情影響,今年大會特別與台灣作視像連線,也減少了表演和參加典禮的人數。
談到清明節,原來有一個日期好接近,但幾乎已被人遺忘的節日,它就是寒食節。相傳早在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在流亡時缺糧餓暈,大臣介子推於是割下大腿肉烤熟給他吃,得以保命,後來重耳回晉國後想封賞介子推,但介子推已和母親到綿山隱居,重耳於是派人放火燒山逼介子推現身,結果兩母子被燒死。重耳很難過,於是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煮食,稱為寒食節。
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聯盟秘書長唐志強說:「寒食是熄火,清明是生火,一個祭的是死亡,一個是祭祀的是重生,清明就是重生代表生機,代表活力,所以我們就在祭祖過程中,我們祭祀不是說完全是悲哀的一種,不是說沉痛在完全的悲哀當中,我們中國人是視死如視生。」
寒食節的時間是在冬至後105天,唐朝時寒食和清明更會連續放7日假,因此漸漸多了出遊以及放風箏等習俗 。
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聯盟秘書長唐志強說:「就是放風箏的習俗,就說把不愉快的事情,把有甚麼計劃寫在風箏上,然後放上去,比如說後面有蕩鞦韆,比如說拔河、踢蹴鞠都放在這裏頭來。」
不過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日期太近,後來已和清明節逐漸融為一體,但在山西榆社、垣曲等地,每年仍會舉辦紀念介子推的大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