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鱘成功野外環境繁殖 ㅤ大批中華鱘長江放生
【有線新聞】內地保育珍稀動物取得進展,被宣布「野外滅絕」的長江鱘,經過人工調控,成功在野外環境繁殖。另外當局繼續將大批中華鱘在長江放生,推動生物多樣性。
20萬條年齡由半歲至14歲的中華鱘,近日分3批在長江放生,當局為牠們打上衛星標記,用來評估分布情況,為日後制定相關保護措施。
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總工程師姜偉指:「近幾年我們實施長江大保護以來,通過我們的監測數據就表明(中華鱘放流)入海的比例得到大幅提升,現在平均的入海比例大概是60%到70%的水平,最高的時候,我們監測到入海比例是73%,絕大部分魚都能順利到達海洋裏面。」
中華鱘列為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三峽集團與保育機構過去進行了68次放生中華鱘活動,總數達550萬條,以補充野生中華鱘不足。
姜偉指:「中華鱘主要在海洋裏面生長,平時在海洋裏面攝食會包括一些海洋的魚類,這樣的話,攝食的食物裏面的營養跟淡水裏面就會有一些差異,我們就會注重做一些不飽和脂肪酸的添加,這些都是有利於它後期繁殖魚卵質量更好。」
而去年被宣布「野外滅絕」的長江鱘傳來好消息,科學家23年來首次發現長江鱘能在野外產卵並孵出幼苗,專家在宜賓市一段長江將20條長江鱘放入一個,稱為人工產卵巢的大籠,通過精準調控水流速度,模擬產卵河床環境,成功引導裏面的長江鱘自然產卵和交配受精,為重建野外種群帶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