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內地房地產市值收縮影響向消費等範疇擴散
【有線新聞】內地樓價連跌21個月,上月跌幅收窄至4.5%。有分析認為樓市已步入緩衝期,但房地產市值收縮的影響向消費等範疇擴散。
內地樓價跌幅連續五個月收窄,根據路透測算,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售價上月按年跌4.5%,較2月收窄0.3%,按月比較則持平。當中一線城市樓價按月升0.1%,升幅與前一個月相同,上海升幅達0.7%,深圳樓價靠穩,但北京及廣州都要微跌。國統局指上月成交活躍度上升,樓價按月上升的城市數量增加。
有分析認為內地樓市已步入緩衝期,但是否穩定下來仍是未知之數。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學實務教授毛振華:「是不是就到了一個穩定期?還不一定,因為我們期待著很多政策穩定房地產的價格。這麼大的市場,到底應該出甚麼樣力度的政策才能夠拉穩著。」
亦有專家指出,中國商業地產及住宅市值在過去三至四年間收水100萬億元,影響正逐步釋放至消費等範疇。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實務教授巴曙松:「財富的縮水對於消費、對於投資、對於地方政府的債務可能不是一次性的,可能是逐步釋放。居民已經開始在調整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巴曙松認為未來再推穩樓市政策,也不會循加大居民槓桿方向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