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前瞻|會計界料賣地收入不足100億元 地產界倡檢討賣地政策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下周出爐,會計界預期今個財政年度賣地收入有可能不足100億元,地產業界建議本港調整賣地政策,以刺激樓市並維持政府收入。
去年財政預算案為樓市「撤辣」,一年即將過去,本港樓市未見明顯改善,差估署的樓價指數顯示,「撤辣」至今樓價仍然下跌約4%。政府的賣地收入同樣遠遜預期,截至去年底,累計只得40多億元,相當於目標收入330億元的12%。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預期,今個財政年度賣地收入只有約80億元。安永亦估計賣地收入將較政府目標少近七成。市場有意見認為,本港應暫停賣地救市。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指,下周開會有可能討論相關議題,但相信會員的取態各有不同。梁志堅:「說實話整個行業,我都告訴你,有些很多土地儲備在手的,有些沒有土地儲備在手的,我們都要聽聽會員意見,然後才表示(意見)。你說個人的看法,個人就你問我真的,比如我公司,當然我們有土地儲備。但政府最近賣出兩幅地都賣得到,你說沒有市場又不是,這件事都是讓政府決定。」
過去一段時間,新盤累積不少貨尾未清,市面上已落成但尚未出售的單位達到2.7萬伙,創歷史新高,以致發展商投地意欲偏低。有物業顧問認為,改變推地方式,例如重推「勾地」或拍賣,或能解決目前的賣地困局。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所以發展商老實說,每一口價如果相差不大,都是多一口而已,多少的百分比,所以發展商會在競爭環境下,其實往往會推高地價。在這看法來說,我自己覺得反而對庫房有幫助。」
他又建議全面放寬投資移民的置業限制,吸引更多資金流入樓市。曾煥平:「投資移民本來完全不准買住宅,買住宅不計算,後來就計算了,但一定要買5,000萬(物業)才計算,但是我們都覺得很奇怪,說實話每個人都要買5,000萬元,幫到多少呢?」
削減物業印花稅方面,他認為心理上有幫助,但未必可以吸引買家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