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格風球|類鼻疽預防懶人包 惡菌打風暴雨後散播 病徵有哪些?會人傳人?4類人最高危
尼格風球襲港|過去3年香港一直受到新冠肺炎影響,最近疑似出現一種新的致命病菌傳入社區—類鼻疽。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類鼻疽的感染個案通常在颱風或暴雨過後出現,呼籲市民多加警惕,如若出現病徵,應盡快求醫。本港2022年共錄得34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當中6人不幸離世。《有線健康》下文整理了類鼻疽常見病徵、4類高危人士、潛伏期等詳情,並提供7個預防貼士。
深水埗成重災區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截至10月25日,香港今年共接獲34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患者年齡介乎42至93歲,大部分病人患有長期病患及免疫力弱,居住地點遍布觀塘、黃大仙、西貢、葵青、東區和油尖旺,而重災區則是深水埗區,共有20宗個案,2022年累計6人死亡。
什麼是類鼻疽?
根據衛生署資料,類鼻疽是一種由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疾病,於東南亞(例如新加坡、泰國)和澳洲北部較盛行,類鼻疽的潛伏期通常為2至4星期。現時全球均未有針對類鼻疽的預防疫苗,一般會使用抗生素治療,而一些慢性感染則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治理。
類鼻疽常見病徵
類鼻疽可透過接觸患者的血液或體液傳播,常見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痛楚或腫脹、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局部淋巴結腫大。嚴重的話會引致身體局部感染(例如皮膚膿腫)、肺炎、腦膜腦炎、敗血症或慢性化膿性感染。
類鼻疽颱風或暴雨後散播
衞生防護中心指,類鼻疽伯克氏菌廣泛存在於土壤和泥水中,特別是濕潤的黏土。由於颱風或暴雨後,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伯克氏菌就會有機會暴露於地面,並隨強風或暴雨散播,因此我們可能會通過接觸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吸入受污染的微塵或水滴、飲用受污染的水而感染到類鼻疽。
類鼻疽4類高危人士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類鼻疽病菌人傳人的情況非常罕見,不易造成大型爆發,市民不必過分擔心。但特別提醒以下4類高危人士受到感染的風險會較高,請提高警惕、以防受感染!
4類高危人士包括:
1. 長期病患者(包括患有糖尿病、肝病、腎病、肺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人士)
2. 醫護人員
3. 從事農務人士
4. 實驗室工作人士
7個預防貼士
由於現時未有針對類鼻疽的預防疫苗,衛生署建議市民採取以下7個措施預防感染
1. 若有機會接觸土壤或泥水,應穿著適當的防護衣物,例如佩戴手套,並穿上水靴。
2. 抵抗力差人士、長期病患包括糖尿病、慢性腎衰竭患者,應避免赤腳踏於污泥或污水中。
3. 應避免在暴風雨後接觸受污染的土壤。
4. 如接觸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後,應盡快清洗或淋浴。
5. 皮膚有撕裂傷、擦傷或燒傷的人士,應盡快清潔和清理傷口並以防水敷料覆蓋,若接觸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亦應盡快清洗乾淨。
6. 不要飲用未經煮沸的水。
7. 參與本地/海外水上活動應避免接觸可能受污染的水源(例如河流、池塘或湖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