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痛症或因情緒所致 控制情緒助放鬆緩疼痛
身體無故出現痛症,即使進行身體檢查,也找不到痛症原因?這可能是情緒給你的警號!持續痛症或因心理因素所引起,而身體長期疼痛又會影響情緒,形成惡性循環。精神科專科聶偉醫生表示:「如患者因情緒問題而致長期痛症,只要改善情緒,痛症亦可得以紓緩。」
負面情緒致痛症 易成惡性循環
身心的關係十分密切,身體痛症除了可由疾病引起,也有機會因情緒而起,聶醫生解釋:「痛症是身體的感覺之一,而這些感覺會受大腦影響。如情緒出現問題如抑鬱、焦慮等,患者的腦內化學物質失衡,會加劇痛症感覺。當承受著痛楚,情緒會變得緊張,肌肉隨之更為繃緊。」而情緒所引起的痛症,在任何身體部位也有可能出現。當中最常見的是頭痛及腰痠背痛等,並多為長期痛症,但部分患者只在特定場合如公開演講、上學考試時才出現肚痛,則屬短期痛症。
到底如何分辨痛症是否由情緒所致?當身體出現痛症,一般也有特定原因,如受傷或身體出現問題,一般在進行檢查後可找到病因,醫生便可對症下藥,而在康復後,痛症就會消失。聶醫生指出:「情緒病患者的痛症是持續的,有時患者也說不清痛症出現在哪個部位,以及發生的原因,因此難以對症下藥。」
改善情緒可紓緩痛症 心理輔導藥物治療皆有幫助
一旦出現情緒而致的痛症,患者可透過與身邊人訴說心事、做運動及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等,令情緒變得穩定。如仍未能釋放負面情緒,患者亦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以心理輔導來了解自己的內心,並解開心結。部分患者或需使用藥物治療,以平衡腦內化學物質,從而令情緒得到紓緩,身體痛症亦可大大減輕。即使使用藥物治療,聶醫生指大多患者毋須終身用藥,當患者的情緒慢慢穩定後,視乎患者的個別情況,醫生或會考慮減藥或停藥。聶醫生強調:「最終目標是患者不需用藥,單靠自己也能放鬆心情,穩持情緒穩定。」
聶醫生憶起一名中年女患者,她常常感到牙痛、面部麻痺,並出現吞嚥困難等,這些問題令她難以入睡及感到身體繃緊,影響日常生活。她曾進行牙科檢查,惟結果顯示身體情況正常,而服用止痛藥後,痛症並沒有改善,故被轉介至精神科專科求診。其後發現她當時正受家暴,難過情緒引致身體出現痛症。經過大半年,她終於接受自己出現痛症的原因,並接受藥物治療紓緩情緒,失眠情況亦得到改善。她亦漸漸願意分享自己的感受,讓負面情緒找到出口,痛症亦得以消除。
以上資訊由聶偉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