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工作壓力大 下班「放空」煲劇打機 久坐不動易致中風?
港人工作節奏急速、壓力如山,以為下班回家「煲劇打機」可休養生息,但其實不少文職人員工作期間久坐,若工餘時間仍零運動,反倒對健康有威脅,較易引致「三高」,增加中風風險。腦神經科專科楊思偉醫生指出:「三高容易令斑塊在血管中積聚,致血管硬化、收窄,當斑塊堵塞血管,便有機會導致缺血性中風。」若三高人士同時患有心房顫動(下稱房顫),缺血性中風的風險更會大幅上升,須用藥預防中風。
房顫難察覺 中風或是「第一症狀」
三高和房顫是引致缺血性中風的主要原因,但後者往往較難被察覺。房顫是心律不正的其中一種,因為心跳節奏異常,令血液沒法完全泵出而「滯留」在心房,形成血塊,當血塊脫落並流動到腦血管,可能會引致中風。楊醫生補充:「房顫症狀不明顯,有可能只是偶爾心跳急促或紊亂,甚至是沒有症狀,因此不少心房顫動患者的第一個症狀已是中風。」
更要留意的是,一旦房顫患者同時有其他風險因素,中風風險更高。患者可透過CHA2DS2-VASc風險評分表以了解中風風險,楊醫生解釋:「評分表列出不同的中風高危因素,如高血壓人士加1分、糖尿病患者加1分、75歲或以上人士加2分等。其實總分達1分以上已有中風風險,分數越高者更要加倍小心控制病情。」
抗凝血藥防範中風 惟傳統藥可影響日常生活
房顫患者一般需服用俗稱薄血丸的抗凝血藥,減少血栓形成引致中風的風險。傳統抗凝血藥物可以控制凝血指數,但有機會出現時高時低的情況,楊醫生表示:「曾有服用傳統抗凝血藥的患者,因其凝血指數太高需要減藥,然而減藥後指數過低而出現中風,不利病情管理。」因此患者必須定時驗血,以檢測凝血指數,但這難免帶來生活上的不便。
傳統抗凝血藥物亦有不少食物及藥物禁忌,容易「相沖」,例如維他命K有凝血作用,會抵銷抗凝血藥物的藥效,患者須注意飲食,如避免進食深綠色蔬菜等。楊醫生補充:「不少患者以為進食和服藥之間相隔數小時便沒問題,但其實藥效會一直在血液中,與相隔時間無關,患者須依從醫生的指示,以免令凝血指數難以受控。」
新一代抗凝血藥助較穩定地管理房顫
現時藥物發展為患者更有效地控制病情,新一代抗凝血藥物較少導致凝血指數浮動的問題,藥效較穩定,患者亦不需要頻密地抽血及調校藥量,而且患者亦毋須戒口,可維持往日的生活質素。因此,房顫患者使用新一代抗凝血藥後憂慮較少,能減少治療路上的心理負擔。
以上資訊由楊思偉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