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統計:不足兩成中學普教中 學校捨普取粵 學者稱因普通話未掛鈎考試
【有線新聞】「普教中」政策2008年起實施,語常會對上一次15/16學年的調查,仍有逾七成小學「普教中」,本台統計後發現最新只有44%小學「普教中」,中學亦都下跌至只有不足兩成。
不只中文科,何文田這間中學,初中每級有一班數學科也用普通話教授,所有初中班別的中文科都會有個別單元普教中,中一、二更加有四班全部用普通話,創知中學中文科教師李麗彩:「初時有些同學較害怕說錯、害羞,不太放膽說。對一直在香港成長的同學,或較少接觸普通話的同學,課堂氣氛活躍度有少許影響。當同輩都用這語言溝通,上堂都習慣用這語言的時候,他們慢慢會適應。」
目前高年班會繼續用廣東話教中文,以免影響他們備戰文憑試,至於低年班普教中的學生,升高中會用廣東話還是繼續普教中,校方未有定案。
普教中在2008年實施,語常會期間做了數次統計,2015/16年的研究發現粵教中與普教中的學生之間,聽說讀寫四方面的中文水平無顯著差異,當時有普教中的小學及中學,分別約70%及37%。之後這麼多年,語常會沒再公布相關的統計或研究,本台統計發現,最新剩餘近44%及17%的小學及中學用普教中,分別下跌27.6和19.9個百分點。
有學校上學年就決定改變,「捨普取粵」,今學年起全部轉回粵教中,學生似乎頗歡迎。
中四學生Kannis:「我普通話較差、很辛苦,聽也辛苦、說也辛苦,小組討論他們更加聽不懂我說甚麼。」
中二學生Curtis:「我較喜歡用廣東話學習,我普通話不太擅長,害怕上堂不太聽得懂,之後它轉為廣東話便入讀。」
有研究中文的學者分析,普教中學校數目少了,是因為社會語言環境、師資未配合,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施仲謀:「普通話未與學校考試掛鈎,小三、小六有全港性系統評估,都是用廣東話考核,學校轉用廣東話教授。教育局2000年提出普教中為長遠目標,這不是很明確的政策。」他舉例把廣東話的口語書寫要轉換成書面語,變相隔了一層,但普通話聽說讀寫就較一致,所以普教中對學中文有好處,又說廣東話有其價值和特色,不擔心因為這樣令廣東話文化消失。
本台向教育局和語常會查詢普教中學校減少的原因,他們只回應,學校是否推行普教中,須按其師資、學生普通話水平及課程編排等因素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