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演唱會|鋼索承受力較一般少兩成 工作小組:暫未確定有否涉人為失誤
【有線新聞】MIRROR紅館演唱會意外,政府發現鋼索比市面同類型的承受力少了20%,控制螢幕上落的裝置設計令鋼索長期受壓、有金屬疲勞,加上螢光幕比預計重,令鋼索斷裂。小組說未能肯定是否涉及人為失誤,預計下個月完成調查。
意外至今近一個月,政府工作小組說通常鋼索拉緊、放鬆幾百萬次才會出現金屬疲勞,但今次有幾個問題加在一起,令鋼索短時間斷裂。
鋼索中間是一條棉芯,外圍有六股繩,每股由19條直徑5毫米鋼絲組成,政府以未用過的鋼索做拉力測試,發現比市面同類型的承受力少20%。
螢幕由兩條鋼索懸掛,連接天花板的絞盤,控制螢幕上落。絞盤表面有坑紋,為了令鋼索可以順坑紋繞,會有一個護繩器,專家說護繩器太貼近絞盤,工作小組專家顧問林超雄:「鋼纜每次經過護繩器時便會被壓傷,壓小它的直徑,我們亦發覺護繩器不能自由轉動。即是怎樣呢?當鋼纜拉過護繩器,鋼纜表面其實在磨損,鋼纜要動便要抵抗壓著它的力,當鋼絲經過壓下去、壓傷了它,好像萬字夾屈曲時,有一個索繩變形,是傷了它抗金屬疲勞的能力。」
其中一邊的鋼索經過兩個滑輪便到絞盤,另一邊要經過三個滑輪,這些滑輪均壓傷鋼索,再加上螢幕實際上比預計重很多,當螢幕正上升,鋼索首先斷裂。另一邊連接螢幕的吊環螺絲,懷疑有剪切力令它斷裂,但剪切力如何得來未知。
鋼索斷裂加上吊環螺絲損毀,螢幕便掉在地上,康文署助理署長李子俊:「如何定義人為失誤,在任何一個系統上,可能都會有東西出問題,很難很簡單以人為失誤判斷。刑責那些,不同部門都在做不同工作,我不想在這裏說太多,影響對方調查。」
鋼索是新的,還是用了一段時間,演唱會承辦商是否買了次貨,政府工作小組說現階段未能判斷,預計下月完成調查。
主辦機構Makerville說,政府工作小組已收到他們轉交的資料,包括總承辦商提交的數據,而在事故後有立刻聘請獨立工程師等專家配合調查、未能進一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