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疫後長者社交孤立比率升至45% 學者:主要受移民潮、老店結業影響
【有線新聞】有組織推行跨代關愛,協助社交孤立長者擴闊社交,結果發現長者孤獨感評分較參與前有所下跌。
疫情後市民的社交活動回升,不過長者的「社交孤立」比率反而上升。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早前分析過千名長者數據,發現過去八年65歲以上長者的社交孤立比率由約41%升至約45%,主要受移民潮和長者熟悉的老店結業影響;因此與慈善團體合作,三年前起透過長者中心等找出社交孤立長者,與中年義工和大學生成為夥伴,鼓勵長者連繫社區,結果發現長者孤獨感評分較參與前下跌,較高孤獨風險的長者評分跌幅較為顯著。
受惠長者鄭錦屏:「很深刻看到大鱷魚,很開心我都未看過。所以我都覺得社會都還有很多人陪伴長者,與我們去玩。」中年伙伴:「 配對了一名說福建話前輩給我,福建話對我來說已經很難聽,剛好他遺失了假牙則更難聽,但在整個過程我不需要說多話,但他需要說很多,說了差不多40分鐘,其實是否真的需要對他們有更多關懷?」
團體還推出以跨代共融為主題的卡牌遊戲,透過任務幫助長者抒發感受。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院長黃麗儀:「話題可能牽涉到可能是他們的痛點,可不可以分享童年有趣的事,或者成長經歷最深刻的事,可能是一些不愉快的事,正正當作一個遊戲、一個任務一定要說,分享的時候有了溝通,原來別人都有共鳴,不是他一個人所面對的問題,所以他便開始有信心,可以再分享更多。」
卡牌設計還針對長者適應科技時候的難處,例如問學習使用智能電話最困難的是甚麼,希望加強對長者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