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小學試教人文科課程 加強國民教育 學生:可增加視野
【有線新聞】小學常識科分拆為科學科和人文科,下學年會先在小一及小四推行,2027/28學年再推展至所有級別。有學校為了讓學生早適應,在本學年已經引入新課程。教育局指,目前有超過八成公營學校抽取人文科課程框架內容試教,為全面推展作準備。
學生正在上的並非常識課,而是即將於2027/28學年開始推行的人文科。學生蔡鎬宇:「我很喜歡上人文課,因為我本身也很喜歡歷史,我放假的時候也喜歡看很多歷史書。我也知道人文課多了很多關於中國歷史和中國傳統文化課題,也有很多關於環保、貧窮這些議題,令我增加了視野更加關心地球。」
這所學校為了讓學生早點適應新的課程,率先於本學年全校試行。小學校長方子蘅:「現時一至六年級都有進行試行,我們都想讓同學學得更加聚焦和充滿興趣,所以在試行的階段,我們選擇環境與生活作為一個重點試行,最主要在初小,一至三年級,我們會用食農開始,讓同學明白自然和公民和社區的關係,在過程中再引入環境與生活這個課題。四至六年級第二個學習階段,即是高小,我們會就著可持續發展這個範疇,讓同學重點探討和經歷,這些學習經歷我們都會扣連(人文科)六個範疇中的『國家與我』和『世界與我』。」
人文科課程框架希望可以配合國家提出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向,加強人文素養的發展,所以課程內容要修改。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幼稚園及小學)李建寰:「我們增潤了不少是跟國民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等息息相關的內容,譬如國家歷史、國家地理等等和國家最新發展,是期望我們的課程可以與時並進,從小增強我們小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
教育局建議學校善用人文科最多兩成的彈性課時,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