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擬推三生態旅遊片區 測量師料回報慢:不受歡迎或荒廢 區議員憂交通癱瘓
【有線新聞】發展局計劃引入「片區」開發發展三個生態旅遊景點,目前正在收集市場意向。有測量師指旅遊項目回本期長,預期政府亦要有更多參與。有立法會議員說要做好監管,確保發展商兌現旅遊元素項目。
三個計劃以「片區」發展的生態旅遊景點,包括南大嶼、前南丫石礦場、尖鼻咀及白泥,項目有住宅等發展內容,吸引發展商參與及推動旅遊設施建設。有測量師說雖然是「片區」發展,但認為旅遊項目回報慢,政府都要參與道路、水務等基建,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林家輝:「成本高了、計算要更小心,要找到很強、很有信心旅遊營運商,例如傳統已辦過大型旅遊、片區、有些主題。旅遊的項目受歡迎就受歡迎,不受歡迎興建後沒人到訪,便會荒廢,不同房地產。」
「片區」由發展商主導,有議員說當局要做好監管,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林筱魯:「賺錢項目讓資金回籠先,接下來其他較慢興建,這方法從現金流角度正確,但如何避免發展商賺錢後,姑勿論管理不善,他結業如何處理?政府會否沒問題、取回自己興建?不會吧,所以一定要有架構長期監管。」
有離島區議員相信「片區」發展可以平衡市場需要和發展目的,但希望同時改善交通,離島區議員劉展鵬:「水路經營成本一定高,屆時是否真的可以很依賴水路呢?第二,南大嶼只有一條路,就是東涌路封閉道路進入,政府稱整個發展項目會帶來每日人流6,000至8,000,這麼大的人流,道路能否負荷,因為道路一旦擠塞,整個南大嶼都會癱瘓。」他又說當區居民支持有保育的適度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