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創未來|初創研發本土飛行模擬器 冀以較低成本培育本地未來航空「生力軍」
【有線新聞】有初創研發本土飛行模擬器,希望以較低的成本培育本地未來航空「新力軍」,公司亦與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簽訂協議,合作建立亞洲航空生態圈。
起飛前作最後檢查,駛進跑道,緩緩加速。謝國明正模擬將重量超過800公斤的螺旋槳飛機鑽石四十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機場起飛,飛行模擬器可以模擬到多個狀況及場景,學員有機會應對不同狀況。
這個飛行模擬器按照鑽石40型駕駛艙一比一打造,不論是按鈕及操縱桿的位置都同真實一樣。AEROSIM助理總監謝國明:「同學使用這些機器的時候,就已經是在觸感,碰到機器上達到一比一的感覺,他們在做好訓練再上真實的飛機的時候,最簡單就是起碼沒有那麼害怕。」
謝國明認為訓練成本高昂限制本地航空教育發展,於是在2017年與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開設公司自行研發飛行模擬器。「譬如教到一些航空的飛行,或者一些理論的時候,大家發現到在書本上不可以完全用文字去表達操控,或者一些比較概念性的東西,但是當時飛行模擬器未普及,在香港沒有機構製作這些機器,所有機器都必須要由外國進口。其實如果說在歐洲訂的機器回來,和我們現在製作,我想都差不多五倍價錢。其實看那個訓練的系統有多複雜,但你說外國的機器一般來說 ,它們都要去到80至100萬港元。」
謝國明與團隊期望系統可以降低學習飛行的成本,這間中學早前亦引入了這套器材,讓學生更早接觸航空教育。 中四學生Thomas:「之前的我認為航空界是很遙遠,可能要付很多錢才可以得到一些培訓或者課程,但學校有了這些計劃之後,對我來說我覺得,我認為可以這麼容易有知識,可以讓我更容易入門及踏入航空界。可能就算不是做機師或飛機工程師,我覺得在地勤上例如做控制塔或修理飛機,都會對我來說是理想工作。」
公司在去年亦與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簽訂合作協議,包括共用電子訓練平台等,又指未來會與馬來西亞大學合作開發量子計算軟件,以提升整個飛行訓練的完整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