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文學舘辦南來作家展覽 中學藉以推廣閱讀 學者:助涵養內心
【有線新聞】教育局6年前起在中國語文科加入考核12篇指定文言範文,有學者認為多誦讀經典著作有助提升語文能力,有中學積極推廣閱讀,希望學生透過文學認識中國歷史、傳統文化及價值觀。
現在的學生「機不離手」,未必會經常翻開實體書閱讀,接觸文學作品的機會就更少,這間中學這天就邀請了本身是法醫人類學家的本地作家親自分享著作。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副校長李均洪:「究竟我們整個國家的發展怎樣,我們只能帶他們去看現代,之前、過去等等是怎樣的,真的要透過文學作品知道。譬如舉例我會看到我們中國的一些文學作品十分重情,很講求一些價值觀的,例如義、孝等等這些東西。所以我覺得這可能是我們中國人作家的特質,如果年輕人多閱讀時,他們可以參考、模仿得到。」
近月香港文學舘舉辦南來作家展覽,李均洪希望學生認識這群上世紀30年代起陸續南下香港的作家。這群南來作家繼承中國文學和文化的傳統,並以家鄉和香港的景物、生活等為題材,積極創作小說、散文、詩歌、評論等作品,令本地文學發展趨向多元化。高中生王嘉俐:「他們在戰亂期間逃難到香港,但無論經過多少波折或困難,他們也繼續堅持寫作,為歷史寫下、留下一些痕跡。」
理科生王嘉俐喜歡閱讀文學作品,甚至成為她的創作啟蒙,「創作時其實都是自己思考,但我覺得文學是互相交流的,而文學寫下的文字是有溫度的,所以它可以將人連結在一起,所以我覺得文學創作也要繼續堅持。」
有研究中國文學多年的學者認為年輕一代多誦讀經典著作,有助提升語文能力,亦能更有效地利用文字表達個人情感,期望社會多些推動閱讀文化。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黃自鴻:「我們通過文學作品可以了解很多做人處事的想法、原則。我們培養了內心,涵養了內心,然後可以得到我們人生的啟發。一些最經典的作品需要經常也牢記,若不牢記,無法學以致用,譬如我們想學習詞彙,都是需要一些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