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推動「光房」住戶租約期內月儲5,000元 創辦人:可儲蓄到18萬元、接近居屋首期
【有線新聞】社企「要有光」目前有150個單位,每三年幫助400個家庭,他們發現不少基層忽略自己有向上流的機會,其實透過進修、儲蓄改善財政,可減少依賴公屋,直接以購買居屋為目標。
明亮的客廳、整齊的浴室,這間500多呎三房單位是「要有光」首間「光房」。單親母親元元前年帶同就讀初中的兒子搬入來,與另外兩名單親母親分租,不用再睡親戚家的沙發,改善居住環境,亦改變她的上樓目標。
元元:「我與兒子覺得自己年紀大、沒有學歷 ,基本上都是抱著公屋(為目標),來到有社工(社企職員)會推動我們儲錢,發覺原來儲多5,000元不太難。他們說可考慮居屋,人向高處望,所以以居屋為目標。」
她在「要有光」職員建議下修讀不同醫護助理課程及轉職,月入由7,000元提升至18,000元。元元:「我之前做牙醫助理,要照顧兒子,租金會付不起,因為『要有光』租金便宜,有更多時間進修和上班。那時在醫院上班要值夜班,其他單親母親會幫我兒子煮飯,除了是一起住的家庭,還會提供愛給你。」
這裡租金會慢慢調升至接近市場水平,租戶完約後,若返回一般租務市場會更易適應。「光房」住戶每月只需要繳交400元水電煤及管理費用,如果有開睡房冷氣機就會按獨立電錶再收費。
「要有光」目前有150個單位,每三年幫助400個家庭,創辦人發現不少基層太依賴公屋安全網。「要有光」創辦人余偉業:「如果住戶在整個『光房』租約36個月,每月都儲蓄5,000元,其實他可以儲蓄到18萬元,現在很多居屋上車盤首期都在20萬左右。情況好似健身教練,其實你是否不可能做到健身?不是,但你有計劃去做及沒有計劃去做就差很遠。」
余偉業說目前輪候公屋的市民中約8至10萬人可能屬「短貧」,即有機會脫離低收入,促請政府增加資助出售房屋比例,提供向上流動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