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醫療券明年擴至大灣區五試點 倡建「1+」機制本地批新藥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長者醫療券明年擴大「過河」的範圍,在大灣區五個試點使用,又提出香港直接審批藥物,建立「第一層審批」機構,不再依賴其他地方監管機構許可。
現時新藥要在本港註冊使用,須取得至少兩個藥物監管機構的藥劑製品證明書,施政報告提出建立第一層審批的藥物註冊機構。行政長官李家超︰「即是可以不依賴其他藥物監管機構,而直接根據臨床數據在本港審批藥物,同時也審批醫療器械的註冊申請,我們會吸引更多本地及海內外的醫療器械企業,選擇在香港進行研發和臨床試驗。」
消息指參考新加坡的經驗,相信並非一、兩年內可做到。政府明年會先成立辦公室,籌備藥物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提出建議及步驟,針對嚴重或罕見疾病的新藥,會設立全新的1+審批機制,如果有本地的臨床數據,加上專家小組的認可,可由原本要兩個監管機構的許可,今年內減少至一個,都可以有條件註冊。
跨境醫療方面,長者醫療券明年會擴大在大灣區的適用範圍,初步增加五間醫療機構作為試點,據了解試點未必會是三甲醫院,會優先考慮與本港有相近的門診服務規模,及所在城市與本港長者有密切關係。
為了紓緩公立醫院壓力、縮短輪候服務時間,政府計劃未來在大灣區的醫療機構購買服務,據了解會參考醫管局公私營協作計劃的採購模式,購買電腦掃描、胃鏡及喉鏡,這類風險較低的檢查服務。另外亦會推出「醫健通+」電子平台,市民的電子病歷日後在大灣區看醫生都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