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展開打撈水下清朝古船 料年底「上水」
【有線新聞】內地歷來最大規模的古船打撈工作,在周二正式展開,目標是將沉沒水底約150年的清朝貿易商船打撈出水,預計年底這艘古船便能重見天日。
沉睡在上海崇明橫沙島東北部北港航道水下的清朝古船,在2015年被發現,隨後就用了考古編號「長江口二號」作稱呼。
那麼專家如何鑑定水下的是約150年的清朝的商船呢?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楊表示:「這是一件景德鎮窯的綠釉杯,它最有價值的,對二號古船的意義是它的外底,用這個矾紅彩書了「同治年製」四字的方框的這個篆書款。」這個綠釉杯是早期從古船打撈出水600多件文物之一,亦是判斷古船年代一個重要的依據。
為了令古船得以重見天日,打撈船「大力號」便負起了這個重任。古船整體遷移工程項目經理胡建表示:「兩塊端板和縱樑,整個叫端板組合體的組裝,偏差在5毫米之內,縱樑與端裝也是要垂直,它整個就是框架形式的,必須要很正,也是為了保證我們古船的完好性,把它和周邊的泥,散落的文物一起整體撈起來。」
要打撈起長約38米、寬約8米,埋藏在海床下5.5米的古船,「大力號」先要在古船周邊放下22根巨型弧形樑,組成一個巨大的半圓柱沉箱後,將總重量達一萬噸的古船、泥沙及海水,「滴水不漏」提升上水,再嵌入工程船「奮力輪」中部,然後運送到楊浦上海船廠百年舊址,展開進一步的考古工作。
前期籌備工作準備就緒之後,「大力號」周二停泊碼頭起航前往遺址現場,正式展開這次打撈體積最大、保存最完整,船載文物數量巨大的木質商船。預期整個打撈工作需要2至3個月,而按照計劃,黃浦江畔將會興建一座古船博物館,安置這艘清朝古船。